3月10日,省政府新聞辦、省水利廳舉行新聞發布會,十八大以來,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974.42平方公里,年均治理面積1552.71平方公里,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成效顯著。
為切實遏制人為水土流失增量,從根本上解決水土流失問題,我省構建水土保持“三縱五橫”監管體系。十八大以來,全省共批復17428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,4580個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設施通過驗收,開展監督檢查41144次,立案查處違法違規項目1000余起。
根據水利部動態監測結果,我省水土流失面積已由20世紀80年代末最嚴重時的4.62萬平方公里減少到2020年的2.36萬平方公里,水土流失面積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比例由27.7%下降到14.1%。水土流失強度明顯下降,強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比例由20世紀80年代末的18.52%下降到2020年的2.65%。當前,我省水土流失以輕度為主,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九成以上,生態環境持續改善。
科技創新是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一塊金字招牌。十八大以來,全省共有42個縣、95個項目成功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或示范工程,數量居全國前列。建成了全國省級規模最大、標準最高的水土保持科研創新平臺,同時,探索總結出一套具有南方紅壤區特色的水土保持技術體系。